每年夏天,托克遜縣城的溫度就會格外高,一度會高到40多度,而托克遜的克爾鹼鎮,卻因為有一片濕地,溫度比縣裡低上5—6度,於是,每年暑期,都會有縣上的父母將孩子托付給克爾鹼鎮的維吾爾族老鄉家裡看管。就這樣,托克遜縣連心工程“阿塔、阿帕,我來了”活動應運而生。事實上,這又不簡單是一種“孩子的托管”,通過鮮活的故事我們可以進一步看到,“孩子托管”的背後,有著濃濃的親情和民族融情的撲面氣息。城裡的漢族孩子,從縣城來到鄉村,住進維吾爾族“阿塔、阿帕”家裡,一起生活,一起玩樂成長,既有生活空間的轉換,也有著民族間“零距離”親密接觸的朴實生活氣息。這也是最真實、最能打動人心的人間親情故事。
 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說“各民族要相互瞭解、相互尊重、相互包容、相互欣賞、相互學習、相互幫助,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。”
  “阿塔、阿帕,我來了”正是一種各民族在一起相互瞭解、相互學習、相互幫助、相互欣賞的生動融情實踐,城裡的孩子入住到農家,與農家的孩子同吃住同勞動,在一起生活勞動,換位體驗不同的生活角色和生活細節,以情融情,這種不同民族、不同家庭間真實的融情實踐,讓民族團結有了堅實的情感基礎。當孩子們毫不拘束地從口中喊出“阿塔”“阿帕”的時候,這種發自內心的情感表達,恰恰傳遞出了孩子們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情感——以情融情,讓心連心,並將在成長過程中留下鮮活而深刻的印記。
  這種融情實踐的實現和持續,有大環境的影響,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個多民族居住的地區,各民族間共同生活、共同勞作、共同學習,這種包容以多種方式呈現。新疆自古以來各種文化間交流融合,歷史遺跡、文化遺存、生活習俗、方言民俗等互相影響,逐步形成了各種融情元素。在當下的新疆,要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目標,離不開各民族間融情活動的助力,尊重差異,包容多樣,相互欣賞,通過融情活動的開展,加強瞭解,凝聚共識,搭建統一的價值體系,讓融情參與者和旁觀者能夠從心底裡感受到情感的一致性,並將之轉化為現實的行動動力和行為目標。並且,從娃娃開始,從家庭開始,從親情開始。
  張春賢書記說過:“讓各族青少年從小玩在一起、學在一起、成長在一起。” “阿塔、阿帕,我來了”這類融情實踐活動,就是從娃娃抓起,讓各族青少年從小玩在一起,學在一起,成長在一起,以情融情,讓心連心,將這種最朴素的情感植根於現實生活之中,植根於娃娃們的情感脈絡中。
  願融情之水,傾註親情與友情,讓小伙伴們以情融情、心連心。
  作者:楊剛  (原標題:論融情:以情融情 讓心連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t67rteag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